衡量一件羽绒服到底好不好的核心当然还是看保暖度,其次才是剪裁、版型、做工细节这些东西。
而决定一件羽绒服保暖度的无非四点,含绒量、蓬松度、充绒量和面料防风抗寒性能。
购买羽绒服时,大家最看重的是保暖性能。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需求,却直接关系到羽绒服的优劣。
然而,许多人过分关注剪裁和版型等外在因素,却忽略了保暖这一本质。这不免让人想到,去餐馆吃饭,即便环境再优雅,食物不合口味也是徒劳无功。
含绒量的重要性
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含绒量决定。通常情况下,含绒量越高,其保暖效果就越显著。以东北的严寒为例,低含绒量的羽绒服难以抵挡那刺骨的寒风。高含绒量意味着能够更好地保留热气在衣物内。在南极科考队等场合,高含绒量的羽绒服更是队员们保暖的关键装备。然而,仅凭含绒量并不能全面判断羽绒服的优劣,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。即便是知名品牌,也会在含绒量上寻求平衡,以期在成本和保暖效果之间取得最佳效果。
同一品牌的羽绒服,即便款式相同,其含绒量也可能有所不同。这种含绒量的细微差别,在常温下可能不易察觉,然而一旦踏入极端寒冷的地域,其影响便显现无疑。
蓬松度影响保暖
羽绒服的保暖效果,蓬松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。蓬松度高的羽绒服能更好地锁住空气,这一点不容小觑。比如,户外探险者在寒冷的高山环境中,穿着高蓬松度的羽绒服,能感受到相对的温暖。此外,这类羽绒服在压缩后能迅速恢复原状,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其优良的性能。即便是日常上下班,高蓬松度的羽绒服也能在气温骤降时,提供良好的保暖效果。
蓬松度不能孤立于其他保暖因素之外。举例来说,一件蓬松度很高但充绒量极少的羽绒服,其保暖性能肯定会大大降低。有些商家在宣传时,常常过分强调蓬松度的重要性,让人误以为蓬松度高就足以保证保暖。
充绒量的决定性作用
充绒量对保暖性能至关重要。以之前提到的北面1996Nuptse和始祖鸟CERIUMLT为例,高充绒量的羽绒服在保暖方面确实表现更佳。在西伯利亚这样寒冷的地区,人们所穿的羽绒服通常充绒量较高,这样才能有效抵御严寒。在我国哈尔滨的冰雪节期间,那些充绒量高的羽绒服更是游客们保暖的首选。
即便其他条件都相当不错,若填充物不足,就如同一个空壳,根本无法储存多少热量。一些品牌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填充物,这种做法并不可取。
面料防风抗寒能力
面料的防风和抗寒特性不容小觑。尤其在狂风肆虐的山谷,穿着优质防风面料的羽绒服,可以有效地抵挡寒风的侵扰,确保身体热量不会迅速流失。以珠峰大本营周边为例,探险者们所穿的羽绒服面料,其防风和抗寒性能尤为出色。市面上常见的防风面料,往往采用高科技涂层或独特的纺织工艺。
然而,即便面料具有良好的防风和抗寒性能,如果含绒量等其他方面不尽如人意,那也是徒劳无功。有些商家推出的羽绒服声称具有防风功能,但其内部的羽绒等保暖材料却质量不佳。
品牌差异的影响
北面与始祖鸟均享有盛誉。各品牌在设计上各有千秋。北面的1996Nuptse在充绒量方面表现尤为出色。相较之下,始祖鸟的CERIUMLT可能在其他方面更具优势。消费者在选择时,往往会考虑品牌的口碑。在欧美市场,始祖鸟的口碑颇佳,吸引了众多高端户外爱好者。而在中国市场,北面的知名度同样很高,许多年轻人因其实用且时尚的外观而青睐有加。
品牌并非涵盖所有。有时,即便是小众品牌的羽绒服,在保暖等性能上也不逊色于大品牌,只是它们缺少了知名度。
如何正确选择
羽绒服怎么挑选才合适?是应该更注重含绒量,还是更看重充绒量?北方的朋友可能更关心充绒量。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,或许在含绒量等方面可以稍微妥协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