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购中“砍单”现象愈发频繁,成为消费者的一大烦恼。调查显示,超过八成的消费者都遭遇过此问题,数字之高令人震惊。商家违约成本低廉,似乎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推手。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暴露出电商行业存在的诸多不良风气。
被砍单者众多
在本次调查中,共有3484人参与了调查。其中,2836人透露自己遭遇过网购“砍单”。这一比例高达81.4%,足以说明“砍单”并非偶然。它意味着网购时,消费者很可能遇到此类问题。观察日常购物,不论是日常用品还是大件商品,许多订单都有可能被随意取消。很多人网购时满怀期待地下单,却没想到订单会被商家无端取消,这种失望之情难以言表。
众多遭受“砍单”的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大同小异,他们普遍遭遇商家无端取消已付款的订单,结果并未获得应有的商品或服务。
原因在于商家
调查结果显示,高达84.33%的受访者表示商家缺乏诚信,故意进行欺诈行为。究其原因,商家违约成本低是一个关键因素。以北面官网为例,其以网站故障为由单方面取消订单,这种做法让人不禁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。商家往往为了自身利益,不惜牺牲消费者的权益,即使违约,他们也不必承担太多后果。长此以往,消费者的信任逐渐被消磨,电商行业的整体信誉也将受到损害。
商家原本诚信度就低,却仍有钻法律漏洞的行为。比如某些电商网站规定,商品缺货时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,这明显不公,无视了消费者的权益。这一切的背后,都是商家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所导致的。
消费者反应不同
遭遇“砍单”风波,消费者表现各异。多数人选择采取行动,其中45.52%的人选择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,37.69%的人则试图与商家进行交涉。他们希望商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。但也有一些消费者选择了沉默,他们或许认为维权代价太大,或者觉得过程过于繁琐。比如,在遭遇砍单后,还需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投诉或理论,而有些人实在无力承担这份负担。至于向法院提起诉讼,消费者更是寥寥无几,因为那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丰富的法律知识。
这也显现了消费者在遭遇“砍单”时的无助,特别是那些选择默默忍受的消费者,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,自信心亦随之受挫。
商家可能存在欺诈
消费者质疑商家有意通过虚假促销手段搜集个人信息。以胡某为例,他先是遭遇“砍单”,随后又收到提高价格后的促销短信。在“砍单”之后,他还收到了被砍单商品的推销信息,这种情况让人难以不怀疑商家是有意为之。商家或许是通过虚假的折扣来诱使消费者下单,然后在获取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后进行推销。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,在这个充斥着欺骗的过程中,消费者成为了被欺骗的目标。
不少受访者都有这样的遭遇,这一点说明这种现象并非偶然,很可能是一些商家在实施有计划、有目的的欺诈活动。
法律存在漏洞
在“砍单”事件中,暴露了法律法规的不足。商家利用漏洞,如不承担缺货责任等,正是这一问题的体现。若法律法规健全,商家在取消订单时会更加慎重。然而,目前法律体系尚不完善,商家对消费者权益的忽视时有发生。这导致消费者在寻求法律援助时,往往面临无门可入的困境。
法律健全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工具,然而,在当前电商“砍单”现象中,我们尚未拥有这样的有力工具。
应对砍单行为
消费者不能对“砍单”行为一味容忍。遇到“砍单”情况,应当主动维护自身权益,可以效仿那些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与商家交涉的消费者。特别是面对那些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集体“砍单”行为,更要迅速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。若消费者都能积极应对“砍单”,商家自然会收敛行为。同时,社会各界也应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,以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全面保障。
各位读者,你们是否遇到过网购订单被取消的情况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们的经历。同时,也请大家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。